3月2日,長治市召開全市領導干部會議。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吳紀平同志出席會議并宣布省委決定:楊勤榮同志不再擔任長治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陳耳東同志任長治市委書記;陳向陽同志任長治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陳耳東主持會議并講話,陳向陽講話。
3月2日,長治市召開全市領導干部會議。
陳耳東主持會議并講話。
陳向陽講話。
陳耳東在講話中表示,這次省委對長治市委主要負責同志的調整,充分體現了省委對長治工作的高度重視,對長治干部的充分肯定。我完全擁護、堅決服從,衷心感謝省委的信任和厚愛,一定牢記使命、接力奮進,決不辜負省委、省委組織部的信任和重托,決不辜負全市干部群眾的期待。
陳耳東說,近年來,在以楊勤榮同志為班長的市委領導下,全市上下搶抓機遇、攻堅克難、開拓創新,聚焦轉型發展、安全穩定、民生保障和黨的建設,加快建設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和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全市各項事業實現了大踏步前進,為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省委決定陳向陽同志來長治工作,是對市委班子的新加強,希望大家全力支持陳向陽同志的工作。
陳耳東說,接過市委書記的“接力棒”,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一定按照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大力弘揚太行精神,緊緊依靠市委一班人,和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班子一道,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久久為功把長治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陳耳東表示,要始終保持對黨絕對忠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定做“兩個確立”的忠誠捍衛者、“兩個維護”的示范引領者。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深刻領會黨中央關心什么、強調什么,創造性地推動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在長治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要始終聚焦發展第一要務。以更大力度推動轉型發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全力抓好煤炭增產保供與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把制造業振興作為主攻方向,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多措并舉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突出項目第一支撐,發揮比較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全面創優營商環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強與北京市對口合作,建設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圍繞“12+N”重點課題,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大事要事。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一切奮進力量,帶動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搞建設、群策群力促發展。要始終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群眾謀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城鄉區域統籌發展、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美麗長治,用心用情辦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民生實事,健全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把經濟總量、財政增量轉化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生活質量。要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牢記“三個務必”,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全面抓好黨的各項建設,從嚴從實抓班子、帶隊伍,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我將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帶頭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一定真誠對待同志、公道選用干部,請同志們對我嚴格監督。
陳耳東說,一年多前,我來到長治,便深深融入這里。我熱愛長治這片干事創業的熱土,致敬這里勤勞質樸的人民,愿為長治的發展宵衣旰食、竭盡所能,愿為長治人民的福祉披肝瀝膽、鞠躬盡瘁。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與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一道,開拓創新、接力奮進,加快建設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著力打造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努力交出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答卷。
陳向陽表示,完全擁護、堅決服從省委決定,衷心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和重托,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履職長治后,我將繼承和發揚歷屆領導班子形成的好傳統、好作風。始終堅持政治統領,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堅決做到“三個務必”。始終堅持擔當實干,融入長治紅色沃土,賡續偉大太行精神,強力攻堅克難,銳意改革創新,全力破解發展難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在就業增收、民生保障、社會事業上采取更多暖民心、順民意舉措,真心實意為長治人民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始終堅持團結干事,堅決維護市委班子的權威和團結,始終同全市干部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齊心協力做好長治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始終堅持清正廉潔,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嚴以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身體力行、不折不扣推動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以實際行動回報組織的信任和全市干部群眾的期待。
現職市級領導干部;正市級老同志和近3年退下來的副市級老同志;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各縣(區)黨政正職;市直單位、省駐市單位、市屬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主要負責人等參加會議。